中国锂电池网 - 锂电池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广汽埃安再“刺”弹匣电池,通过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双重针刺实验
7.biz | 商业搜索

广汽埃安再“刺”弹匣电池,通过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双重针刺实验

信息来源:lidianchi.biz   时间: 2021-05-21  浏览次数:19

  新快报记者张磊作为电动汽车的安全阀门,电池问题在业界掀起的路线之争从未停歇,到底用“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技术争论的热点,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车辆性能的不同需求,造就了两者命运的跌宕起伏。

  在今年3月份,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解决三元锂不起火难题之后,5月20日,广汽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弹匣电池)针刺试验,为新能源电池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再次针刺热扩散试验,再次不起火

  毋庸置疑,动力电池将是未来5年具备高增长和高投资价值的核心赛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格局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日韩电池企业加快重返中国市场,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三足鼎立局面已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车企或动力电池厂商谁率先突破技术瓶颈,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动力电池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谁便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而验证动力电池可靠性与否的关键,便是电池测试时都采用了安全测试上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此项测试难度高,对电池安全性考验大。

  据了解,为了验证“弹匣电池”的安全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国家电池安全标准起草人之一刘仕强博士带领团队,对搭载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三元锂电池整包进行了针刺热扩散试验。

  本次试验,采用磷酸铁锂(普通电池)整包和磷酸铁锂(弹匣电池)整包进行对比测试。试验条件同样选择了国标最严苛的试验条件,即在8mm最粗钢针直径和100%SOC电量的条件下,进行针刺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普通电池)整包在钢针刺入电芯触发热失控后,出现了电压下降、温度上升现象,最高温度为329.4℃,且出现冒烟现象,持续16分钟;而磷酸铁锂(弹匣电池)整包被刺后,最高温度仅为51.1℃,静止48小时后,单体电压降至0V,温度降为室温,且无冒烟、无起火和爆炸现象,电池包状态稳定。打开电池系统外壳,其内部结构完好。?

  从试验结果来看,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磷酸铁锂整包针刺相对普通整包,不冒烟且温度仅为51.1℃,是目前针刺热失控实验中表现最优的动力电池。

  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技术流派之争何时休

  一直以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便是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据了解,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能量密度和低温放电性能的表现要差一些,同时充电速度方面也不具备优势;三元锂电池则性能层面占优,但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及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中高配车型中。

  具体来看,三元锂在同等续航(600km)情况下,电池整包的重量能比其它磷酸铁锂电池减重超过100-150kg,相当于1.5-2个成年人的体重。;其次,三元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比磷酸铁锂电池高约10%,在冬季会实现更长的续航表现。而磷酸铁锂则具有4000+次的超高循环寿命,是其他三元锂电池的两倍,同时成本更低,适合有高频次充电需求的客户。?

  因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出行需求。

  据了解,弹匣电池是目前行业唯一能同时兼顾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大技术路线电池安全的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拥有超高耐热稳定的电芯、超强隔热的电池安全舱、极速降温的速冷系统、全时管控的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等四大核心技术,可从电芯本征安全提升、被动安全强化、主动安全防控三大方面提升电池的系统安全性能。

  记者观察:

  分析之后会发现,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这两种技术流派之间,并未存太多直接竞争关系,都是从不同路线、材料和技术出发,都为新能源电池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两者既是竞争关系也是互补关系,长期共存。弹匣电池的出现,让不同化学体系电池都实现了安全不起火,为行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思路。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锂电池网证实,仅供您参考